木制的, 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 ;
竹制的, 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 ;
外形挺直 , 简朴自然, 有如毛笔写出的一个简单的“一”字。

他们挑的是重物, 听说是维修道观用的沙石, 混土, 泥头建材等等
( 前后各担8-10小袋, 每袋约10多市斤云 ) ;
可还要走梯极的话, 步履艰辛, 难度很大....

武当山的道观一坐高于一坐建造在山上; 全程梯级上上落落,
则非靠扁担肩挑运载物件不可了。

挑扁担的要求: 1.肩膀要厚,2.掌握平衡
前担物距离人要较近,后担物则要远一点; 前面一手用来稳住平衡,是非常重要的把关手;

姿势动作:
一只手按住前面物件稳定, 另一只手必得握紧木杖支撑着地面,
好让身体得借力, 脚根才容易迈出举步踏上前梯级, 也是減轻腰肌劳损过度....

如是这样, 一步一步的往上.........

扁担多用竹子不是为了省力,而是为了缓冲。

因为挑着东西走路的时候会上下颠簸,用硬木头没有形变,
会令肩膀的压力突然很大又突然很小,造成疼痛,
竹子就好多了,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,

同样的重量, 竹较宽, 对肩膀的压强更小. ...

绳子放长, 是会使人和扁担的总体重心下移,这样较不容易摔倒了...

胡子大叔一面说, 一面满足.....
"走十余次吧, 每次半小时, 一天就拿五十元工资回家了,呵阿! "

以上的大道理, 真要再三谢谢这位胡子大叔娓娓解答.....
" 是经验与 '学问' 啊....! "

还要再走道观建筑群的左/右侧梯级, 之间的通道挺窄小的;
嗯, 用推车的确不可能!

我们经常练习蹬腿, 分腿, 是要注意平衡,呼吸,步型....的配合,
但只有汗水, 没有泪水,
也没有他们的 "艰难, 辛酸.....!"
啊! 向古老的劳动工具, 辛勤劳动人员致敬!
"担挑"好實用架! 我細細個返廣州時都有用架!
ReplyDelete[版主回覆03/31/2011 04:20:00]广州一位(当过军)高干,每星期开车往取山水,回家用 "担挑"担上五楼供全家食用,如此20多年不改, 他说是"家传之宝", "劳动锻炼身体"...佩服!
嘩!呢d工人的體能很好! 我諗我空手行上去都會喘哂氣!
ReplyDelete[版主回覆03/29/2011 13:54:00]我亚妈成日话: "劳者有福!" 但如此辛劳的话...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