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( Rabindranath Tagore (1861—1941),1913年凭宗教抒情诗《吉檀迦利》 Gitanjaei,即《牲之颂》获诺贝尔文学奖,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。)印度著名的诗人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,高寿80岁,其长寿之道,在于他悟到了寻求内心平静超脱的崇高境界,在哀乐与悲喜的情感冲击中,用超人的平衡能力,将养生与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,使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平静,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。.....他很善于在遭到亲人亡故的悲痛之中,向宽慰与欢乐中转移,消除痛苦的折磨。在猝然来临的打击面前仍保持泰然自若,用诗去寄托哀思,摆脱生活压在心头上的重荷。


邓小平一生“三起三落”,他曾说:“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‘文化大革命’的时候。”但在那段非常岁月里,他从不怨天尤人,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。白天在地里劳作,晚上读书。五十多年的革命生涯,使他养成了临危不惧、遇喜不亢的作风。(所倡导的“改革开放”及“一国两制”政策理念,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,也影响了世界,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,曾两次当选《时代》周刊“年度风云人物”。)

白居易16歲時,已經寫出不少傳世好詩,最有名的《賦得古原草送別》; 初到長安,老詩人顧況聞他名居易,便開玩笑說:“長安米貴,居恐不易。”及讀到這首詩的“野火燒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時,大為讚賞,說有這樣的文筆,居長安不難。這首詩,確見白居易才情非凡。)

郑板桥是清代“扬州八怪”中显赫人物。他幼年丧母,中年丧妻,晚年丧子,一生坎坷。然而他胸怀开阔,不为名利、不计得失,豁达乐观,避免了积忧成疾,享年73岁。(1693-1765 ,清代著名画家。康熙秀才,雍正举人,乾隆元年进士。 工诗词,善书
画。 擅画花卉木石,尤长兰竹。 书亦有别致,隶、楷参半,自称“六分半书”。 为“扬州八怪”的主要代表,其诗、书、画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竹。 一生画竹最多,次则兰、石,也画松画菊,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。)


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,达到“难得糊涂”和“吃亏是福”的境界,是值得提倡的。
图片来源: 网站
转载部分文章转载: 山东阳谷县实验中学- 雷茜
介绍: tiger303
您是最勤力的!不舒適! 很不適應! 眼睛受罪!
ReplyDelete您之前发的回应和其他的几篇也不见了!
十分認同上面所講的心靈養生, 是生活非常重要! 我最近都努力去改變心態, 令自己在任何時候都隨遇而安! 新居舒適嗎? 慢慢適應!
ReplyDelete剛開了奇摩 blog, 終於找到失散了的 tiger 303, 您好嗎? 大家都upgraded了新平台, 要時間習慣呀!
ReplyDelete[版主回覆08/26/2011 13:16:28]昨天upgraded的,我还是一旧云....“字仔“咁细,眼睛受罪啊!
New Home wor..........^:^
ReplyDelete[版主回覆08/25/2011 15:48:21]Warm welcome to my dear 1st visitor !
Remodel pretty soon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