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December 8, 2013

黄颖祺的刺绣太极服

中国"太极拳/剑全能"未来之星: 黄颖祺


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(男子赛区)的比赛,
福建运动员黄颖祺, 身着一袭湖水刺绣太极服... 
旋风脚如惊涛拍岸,单脚独立稳如鹊落,整套动作飘逸自如,沉稳大气,
以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征服了全场观众,赢得了现场潮水般的掌声


   
(太仓市运动场馆图)  2011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,  
刚于4月15日至18日在“武术之乡”江苏省太仓市结束,来自全国39个省区市、行业体协、体育学院的4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长拳、南拳、太极拳、剑术、刀术、枪术、棍术、太极剑、南刀、南棍、以及对练项目的比赛。

昨(4月18号)进行最后一天的赛程, 上午的太极剑共有54运动员参赛.
 
 
 
       
太极剑是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,一方面它要象太极拳一样,
表现出轻灵柔和,绵绵不断,重意不重力,
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,剑法清楚,形神兼备的剑术演练风格....

最后,  黄颖祺以9.72分获得第一名,
          河南队马建超以9.69分获得第二名,
          福建队陈洲理以9.69分并列获得第二名。
太仓市人大副主任、江苏省武术协会副主席袁国强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牌和证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以上资料图片:太仓体育网/中国武术网)


黄颖祺近年赛事:
2010年6月28日晚上,北京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,男子太极拳太拳/剑比赛。
下图:黄在太极剑比赛中的精彩表现
 
 


 
 

              
(以上照片来源:中国太极拳网)  

中国选手HUANG YING QI 以19.72的高分夺得男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冠军冠军。

刺绣,古称针绣,
用绣针引彩线, 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,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。

颖祺一袭别出心裁的湖水色全人手刺绣太极服(约3-5千元),
加上
自選配乐(5千-2万元), 没有省,市,地方的资助/作后盾.....如何???



12 comments:

  1. 介紹的網頁真係另我大開眼界,但可能我在這邊學的是改良過的(因是給老人家為主)所以動作比較慢同無低架的,那些快速的動作只有在老師同幾位師兄師姐表演才有機會見識一下,所以我其實係想要最基本的,如果有可能搵到朱老師的DVD同書就真是太好啦...我在紐西蘭住在北島的.
    [版主回覆04/23/2011 11:48:00]朱老師武术界中出晒名嘅"多理论",他的文章长气却是精彩兼有内涵, 我会替你找到需要的, 旧同学(算係你师叔)也肯定帮忙,放心啦!

    ReplyDelete
  2. Tiger兄是習武的嗎? 對武術很有研究啊.
    好奇一問, Tiger兄慣用簡體中文字, 未知貴處何地? 內地或星馬?
    [版主回覆04/23/2011 14:15:00]呵呵, 你是第六个网友称呼我: tiger 兄 "....
    我是女性, 虎年生, 移民美国十多年的香港人, 现住在加州湾区近UC Berkeley,
    两个儿子从小在香港演艺学violin,cello,到美国入orchestra, 我也是"虎妈妈"的类别! 十几年陪伴他们学习到大学(古典音乐懂得一下嘅...);
    进大学了不要妈妈陪, 那年恰逢意外受伤, 必须学太极帮自己复完, 顺理成章, 我非常认真地学习, 算不上研究, 直至今天仍是老师的好学生而已! ( 遗憾 "日文"学过后忘记了,有点心酸!)
    2005年开始经常往中国接受培训, 难以忍受香港口音"普通话"的我, 很努力练习, 回到美国没有机会段练, 只好在网文用"拼音"而不用繁体,让自己不断应用免忘记;
    我与国内太极爱好者(高手)有密切联系, 很喜欢跟他们交流; 中国打不开yahoo的, 在这里写简体的话, 转去国内的博客就方便得多...这两个原因, 我至今放弃繁体用简体!
    去年收到D550, 连300大炮一支...我决定拍一些好的照相, 因此经常流连你们家细心欣赏,学习...还望赐教!

    ReplyDelete
  3. 今日問左老師我係學緊纏絲功同小架,至於我老師每年都會返中國跟朱天才師公學習.三星期左右.其實我膝蓋痛係間唔中痛下,我都唔明點解會咁.我會去妳提供的網頁睇下有無我所學的,好多謝妳 如果可以搵到朱師公的DVD就好啦,因我老師話每家陳式都會有D唔同,我係住紐西蘭,到時我會將郵費同買DVD的費用睇下點樣轉數給妳,麻煩哂...
    [版主回覆04/22/2011 05:04:00]原来是朱天才大师的门生,失敬!
    这就容易办,朱老师这几年有新的光盘; 我的中学同学(住NZ, 但经常在香港) 也是朱老师徒弟, 可能跟你的老师同generation, 回港后替你找, 先看看以下:
    (youtube 那段, 旁边还有其他video,你自選好了)
    (朱老师的博客, 内容丰富, enjoy!)
    太极大师朱天才博客 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639555747
    第六屆中華杯太極拳國際錦標賽- 朱天才老師表演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moUT1fRyVI

    ReplyDelete
  4. 多謝你的幫忙 我會慢慢研究的。感謝tiger!!!!
    [版主回覆04/22/2011 05:05:00]不客气!

    ReplyDelete
  5. Pandora 香傭講法文December 8, 2013 at 2:46 AM

    好架勢呀
    [版主回覆04/21/2011 17:34:00]係呀! 武术运动员从小苦练, (看下图例子): 练 低架 时(马步/半马步),两大腿上平放一枝棍, 保持不能掉下来, 时间越来越长, 外人不能置信的长... 还要保持身体端正...再加......; 好 了, 有 架 嘞, 还要有 势. ..才算得是" 好架勢 " ( 好架勢介绍完备!)    

    ReplyDelete
  6. Connie, (示范动作) 八段锦 (国家最新四套气功之一)  http://www.56.com/u11/v_MTI1MjAzNzY.html   or
    http://v.youku.com/v_show/id_XMjAzNTk3ODg=.html
    (文章介绍 )
     中国健身气功协会   http://jsqg.sport.org.cn/gf/bdj/index.html

    ReplyDelete
  7. 你有冇聽過八段錦呀?有朋友介紹我玩,我有膝關節痛,唔知我玩唔玩得呢。太極師傅都話未聽過呀。
    [版主回覆04/21/2011 14:55:00]众小已听老爸说的一个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古典式保健体操, 古人对优美东西比作漂亮织锦,这套体操由八节动作组成, 所以叫"八段锦"; 据传是由宋朝流传至今已有九百年历史.(以前有八段锦导引法, 明代也有记载, 是谁人创作则不详!) 分站式/坐式两种 : 站式 流派较多, 动作,歌诀都是差不多,作用也相似; 哪个派别同样是: 七言八句, 形象生动, 简明扼要, 男女老少人人可做, 不占场地, 随时可行. 坐式 又叫"小八段锦", 特点是自我按摩为主, 作用与站式相似, 更宜中老年, 轻度慢性病人.. 看video跟着做 可也, 不用交费学, 一看就明, 你学懂后每天练习会有好的改进的, 调整好身体柔韧性后才去学杨式太极也未迟(陈式不合你) 有兴趣看的话, 转头我check吓哪位最标准示范的, 再话你知! 係锦先....

    ReplyDelete
  8. 之前有膝蓋痛同容易跌倒,所以醫生介紹我去防止意外的太極班上堂,點知去到我最後生,(我剛剛踏入五字)學完三個月課程,老師問我有無興趣幫手兼繼續學,咁就而家每星期四日,一個鐘幫手(做下熱身,站桩,四式)另一個鐘就係學習,因我怕自已如果做錯樣式俾老人家睇,咁就會教錯人,但老師又話我可以,但又唔知點解形間中都會有膝痛,妳介紹的網頁中我又搵唔到我而家學緊的招式,所以想知多D關於太極,但係紐西蘭又搵唔到資料.
    [版主回覆04/20/2011 20:03:00]我很直觉你是有可能这年半内练习过多所至; 如膝蓋痛越来越减轻,应该慢慢会习惯...不然, 你必须找出原因去克服,改掉, 免得疼痛伤害加深, 日后越难医护, 这个网站内有很多video, 试找你须要的... http://v.taiji.net.cn/video.php (我不明你说的"四式", 是什么?,陈式学了那几个?) 5,6月我会在中国, 你要vcd/cd的话, 中国最多最平, 我可找来寄给你参阅,学习; 以往10-20@; 最近涨价约15-25@(人民币)邮费不贵! 你住哪里?NZ or Malaysia?

    ReplyDelete
  9. 我都好期待學太極劍架! 但師父先教太極扇(小數服從多數)!
    [版主回覆04/20/2011 15:12:00]那么....听话好了! 有心唔怕迟!

    ReplyDelete
  10. 學太極已經有年半,但我經常膝蓋痛,都唔知點解,其他人又話太極會幫助血壓降低,我又無效剛剛開始要食血壓藥,所以見到其他人可以舞得咁瀟洒,真係好羨慕.
    [版主回覆04/20/2011 14:17:00]先把太极拳基础打好,完全掌握手型,身型,步型要领等等..继而学习任何器械(刀,剑...)可事半功倍, 瀟洒又自然,不难啊! 学拳-欲速则不达, 必须"循序渐进", 学陈式之前有懂其他吗?学习期中是否过于紧就章?或练得太密集?初学者(尤是练陈式)大多期望高涨,过份死练或急促,常有膝蓋痛现象, (之前有吗?)练习分段夹休息; 热身足够; 动作规范准确;放松放慢练,多练站桩....或有帮助. 没有运动习惯的或中年纪的或身体已有毛病的才去学太极,对不起,请勿妄想练1,2年会有奇迹出现...功夫是经年累积"悟"出来的!

    ReplyDelete
  11. 等我問下師父幾時教太極劍先 ?
    [版主回覆04/20/2011 14:19:00]
    玩太极拳的人而不懂太极剑的, 真是...呵呵呵!

    ReplyDelete
  12. 嘩!好瀟洒的劍術!
    [版主回覆04/18/2011 18:26:00]"一舞剑器动四方! "

    ReplyDelete